来源:检察日报-先锋周刊·铸剑
落实“双重责任”,创造检察影视新辉煌
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、社长,最高检影视中心主任 李辉

新时代检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座谈会现场。本报记者程丁 钟心宇摄
20年一路走来,我们深切体会到,最高检影视中心每一步发展,每一点进步,无不凝结着最高检党组高度重视、亲切关怀、坚强领导,无不凝结着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主管部门、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、指导、支持,也饱含着广大检察影视工作者的真抓实干、担当作为和辛勤付出。
初心易得,始终难守。回顾和总结最高检影视中心20年来的不平凡历程,展望和推进新时代检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,我们将在牢牢把握和矢志坚守“三个始终”上下功夫求实效。
必须始终从政治上着眼、从法治上着力,坚持党的领导,坚守法治品格,自觉融入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,引领法治风尚,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,用法治理性引导社会舆论,以法律专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问题,努力做到为党和人民抒怀、为时代立传,是最高检影视中心永远不变的政治坚守。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聚焦党中央反腐败大局,集中展现了党中央以壮士断腕、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和信心。电影《第二十条》以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艺术化表达,生动宣传“正当防卫”的法治精神,深刻阐释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的法治理念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。实践证明并深刻启示我们,检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必须强化政治引领、坚定法治信心、聚焦“国之大者”,弘扬传播法治正能量,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法治力量。
必须始终从检察着手、从社会着笔,立足检察,面向社会,为人民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,为高质效检察履职加油助力。聚焦检察亮点做文章、出精品,为广大群众走近、理解、关注、支持检察营造良好氛围,是最高检影视中心永远不变的责任坚守。电视剧《巡回检察组》围绕巡回检察和派驻检察工作展开,生动展示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、维护公平正义的担当成效;网络微短剧《石俊峰办案记》全面反映新时代“四大检察”高质量发展,获广泛关注;《国家公诉》《女检察官》《因法之名》等精品一经推出,广受业界好评。实践证明并深刻启示我们,检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必须扎根检察沃土、聚焦检察履职,生动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,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。
必须始终从人民视角着墨、从人民关切着想,高扬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,努力用接地气、“带露珠”的镜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基于当事人的感受,立足人民群众视角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理念去挖掘、倾听,情同此心去“感受”,通过作品抨击黑恶、传递真善美,让人民群众在影视精品中感受到社会进步和司法温情,是最高检影视中心永远不变的情怀坚守。20年来,最高检影视中心共创作推出电影46部,电视剧、网络剧、微短剧812集,多部剧作荣获华表奖、飞天奖和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有的还引发现象级社会关注,可以说,新时代检察影视创作日益成熟,检察影视作品不断丰富,检察朋友越来越多,检察形象更加深入人心。实践证明并深刻启示我们,检察影视创作必须坚守人民立场,紧紧围绕法佑百姓、检护民生倾情书写,全力奏响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、为法治担当的检察最强音。
新时代,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,检察影视创作迎来最好发展机遇,进入“高质效产出期”。繁荣发展检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,离不开大导演、大编剧、名演员、大平台的参与、支持、合作。我们诚邀并真诚期待能与各方联手推出更多好看的大剧大片,让检察影视创作更加红红火火。下一步,我们将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、习近平法治思想,在最高检党组坚强领导下,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,以“推出更多检察影视好作品”为目标,扛实新时代检察文化新使命,凝聚各方力量,在高起点上推动检察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,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!